大家又不是小孩,便后冲厕所这样的事谁不会?但是,有人偏偏就做不到。女大学生用深厚的古文功底、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情感写出长达790字的《讨如厕不冲檄》劝阻大家文明如厕,显得很萌很可爱。如厕文明是文明素质的重要体现,冲厕提醒看似是小题大做,实则很有必要。高子倩的《讨如厕不冲檄》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但又不被重视的公德问题。
便后冲洗厕所、如厕讲文明、保持公共环境卫生这样的点滴小事,虽有点小儿科,但反映的是一种文明习惯,一种精神境界。诚然,文明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不短的文化积淀过程,但现代人应该是文明习惯的代表与倡导者。文明工作、文明生活,守住起码的文明道德底线。大学生把不起眼的如厕文明问题拿出来讨论,用优美文笔提醒如厕者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本身就是一种文明意识使然,这种带有共性的小题大做值得肯定。
事实上,有些不文明行为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毛病,某些地方某些人的不文明行为已经成了不文明习惯。而且在经济挂帅思想的指导下,社会道德、文明习惯逐步后退,如厕文明道德也不例外。有的地方文明氛围、文明习惯明显不够,造成公共管理瑕疵。现代人的文明素质、道德修养是一面镜子,既照出一些陈规陋习,更是照出文明形象。面对臭味飘散、一片狼藉的公共厕所。公众除了感叹文明风气日下,现代人道德滑坡以外,思想也会逐渐变得麻木,克隆不文明行为习惯。
违法自有法律追究,不文明习惯多靠内部规章与道德舆论约束。我们无法苛求“高大全”式的完美典型。而如厕文明,公共空间的环境卫生实际上也是企业文明素质、文化底蕴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这个问题并不可小视。增强文明道德意识,多一份公德之心,是现代人应有的道德准则。
如果《讨如厕不冲檄》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让大家逐步养成文明如厕习惯,内化为一种文明理念,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谈大道理,树立文明理念,养成文明习惯,培养公民精神,就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起,从如厕文明做起。
免水冲环保厕所有哪些特点呢?环保厕所成为旅游城市一道靓丽风景线怎样保养与维护移动卫生间产品呢?移动厕所有哪些种类地下通道、过街天桥保洁作业要求农村移动厕所仍存在问题设置蹲位隔断或厕门,保护学生隐私移动厕所的优势有哪些?